新闻中心

INFOERMATIN CENTER

本栏目导航
首页 > 最新消息

【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2021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和个人先进事迹展播3

【字号    】 收藏

【 发布日期:2022-11-03】

640.jpg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和建团100周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关键一年。去年,在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团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经信系统各级团组织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聚焦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等重大目标任务,涌现出一大批政治坚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业绩突出的先进青年集体和个人。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同时激励更多团组织、团员青年砥砺奋进开新局,为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即日起,我们将在上海经信委官方微信公众号开设“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栏,陆续展示市经信系统获评2021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12个)和个人(12个)的先进事迹。

让我们一同走进他们的故事,向他们学习、致敬!


一笔一线描绘邮轮蓝图,攻坚克难实现从“0”到“1”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发部副部长李嘉宁

640.jpg

李嘉宁,男,1982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200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工学硕士学位,现任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开发部副部长,高级工程师,国产首制大型邮轮项目的设计副经理。他先后带领团队主持开发了30万吨级超大型原油轮,15.7万吨级苏伊士型原油轮,11万吨级阿芙拉型原油轮/成品油轮,85000m?超大型全冷式LPG船等产品,性能指标均居国际先进水平,为公司获得了批量订单。从事研发工作13年间,他坚守初心、敢为人先,带领团队刻苦攻坚、求实创新。

640.jpg

匠心钻研船型开发,有效推动成果转化

2012年起他担任船型负责人,在VLCC产品中不断升级换代,基于新一代阿芙拉油轮拓展研发了冰区加强型,其自主破冰线型填补了公司空白。油轮船型订单实现细分市场的全面开花,并先后获市级、集团科技进步奖项。

奋力攻关首制邮轮,实力引领团队发展

2017年,他以技术牵头人的身份全程参与了首制邮轮的技术谈判工作。在联合设计过程中排除艰难险阻,牵头攻克了大型邮轮总布置设计、替代设计、疏散撤离分析等关键技术,标志着中国大型邮轮自主设计能力正在逐步形成。

坚持自身学术提升,着力推进技术创新

他作为技术负责人参与了工信部重大专项《邮轮总布置设计技术研究》和《13万总吨级大型邮轮工程开发》两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国家标准3项,获得专利授权13项。

“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始终是李嘉宁同志作为技术带头人的初心。在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后,他更坚定了奋进新征程的信心和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未来,随着IMO全球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的持续推进,将全面提升船舶绿色节能环保性指标,大力推进低碳/零碳船舶的研发。他将继续带领他的团队攻克大型邮轮自主设计难关,结合国产供应链的开发,研发国产大型邮轮船型平台。以绿色化、智能化产品体系和生产方式的不断完善,巩固中国船舶在国际产业中的综合优势,向建设一流的海洋强国迈进!


以创新之名点亮青春之梦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研究院智能制造创新青年团队

640.jpg

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江南研究院智能制造创新青年团队现有成员22人,平均年龄29岁,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团队服从国家战略、服务上海品牌,深入贯彻党中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署,主持和参与了科工局、工信部等科技创新项目20余项,在智能制造科研攻关和科技创新中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和原始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54项。曾获得中国船舶科技创新突出贡献奖、发明专利实施一等奖、上海市产业青年创新大赛金奖等集体科技创新奖10余项,并先后荣获上海船舶公司青年文明号、中国船舶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经信系统青年突击队,起到了优秀模范带头作用。

640.jpg

源于生产,服务生产

团队成功研制出船舶行业内最先进的吊马智能制造单元,实现吊马搬运、装夹、焊接、打磨、下料全制造过程无人化,将传统27人完成的重复性、苦累工作缩减至5人完成,大幅度提升作业效率的同时,还改善了工人作业环境,为船舶行业推进智能制造提供了新思路。

从“人控质量”到“机控质量”

团队创新焊接工艺控制系统及方法,研发出国内首套焊接质量数字化管控系统,技术指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在14艘重点工程上应用,实现了焊接由“人控质量”向“机控质量”变革,解决了因特种材料焊接工艺要求苛刻、施工现场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与管理困难而导致的焊接质量差的船舶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 分段优良率提升10%。

数字化生产

团队在船舶行业首次集成了组立集群上料、工艺自动匹配、基于视觉的机器人焊缝识别与自动焊接等关键技术,研制出江南首条数字化小组立生产线,实现了集装箱船、液化气船等小组立结构的柔性化、数字化生产,焊接工艺执行准确率100%,焊接燃弧率提高50%以上。

绿色造船

零件作为船舶的基础结构,是质量控制的起点。针对零件打磨这项对质量影响大、工作强度高、环境不适合人员作业的工种,该团队创新突破了激光清洗、自由边判别、随形跟踪等关键技术,研制智能制造单元,在确保质量的同时,效率提升30%以上,还将工人从恶劣的工况中解放了出来。

创新,源于对船舶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和担当。团队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到了青年不只是年龄意义上的符号,更是每一位成员身上那种积极进取的斗志。团队必定紧跟发展步伐,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努力建造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支撑”的号召,积极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和中国船舶集团高质量发展战略,结合船舶行业痛点问题,持续致力于努力推动船舶行业智能化转型,使江南造船在打造科技型、数字化制造企业征程上再次迈出坚实一步。


  1. 主办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邮编:200125 电话:231111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点

  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号:31011502003506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