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企业进一步树立追求卓越的理念,帮助企业有效提升创新活力和综合竞争力,市经济信息化委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持续组织开展“质量标杆”活动,培育挖掘了一批拥有创新性、代表性、引领性质量管理经验和方法的企业。我们将专题介绍和分享2021-2022年度上海市“质量标杆”先进案例,以期在全市各重点区域、领域以及各类企业中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营造“树标杆、学标杆、超标杆”的质量改进氛围,以质量提升促品牌建设,全面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5月11日,是中国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实施主体,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中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飞公司)是中国商飞总装制造中心,主要承担着ARJ21新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总装集成、CR929宽体客机研制、复合材料研发制造、关键零部件制造、维修交付和转包生产等主营业务。
图1 中国商飞在黄浦江畔揭牌成立
上飞公司根据总部公司发展战略,结合公司型号发展阶段和人员梯队现状,搭建了面向航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一二级培训体系、资质授权体系、以及为推进岗位-能力-资质高效匹配的信息化管控平台。培训与授权体系的核心思路是“在什么岗位,要具备什么能力,培训什么内容,授权什么资质”,形成了一个以岗位-培训-授权为闭环的一个管理模式。
图 2 培训与资质授权基本思路
上飞公司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生产研制实际需求,“以质量适航程序为依据,以岗位资质培训大纲为指引,以一二级培训组织为抓手,以授课效果和全员能力提升为最终验证标准”,建立“两端、两级、四梁、八柱、多精品”的培训体系,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大飞机产业特色的精品课程,配套构建了先进完备的实训能力,包括“百”项实训平台、“千”平实训场地,可满足“万”名产业工人实训需求。
图 3 上飞公司实训平台
上飞公司搭建了资质授权体系,包括资质授权体系框架、程序、考核标准、资质动态管理模式。资质授权体系规定从事工艺、制造、检验等工作的人员需经鉴定授权获取相应资质权限印章,并对该资质权限进行划分,明确各个权限的范围和等级。为了开展资质授权工作有章可循,使资质授权工作及要求规范化、制度化、文件化,上飞公司编制了资质授权和印章管理、自检互检工作要求等一套程序,对于人员管理新模式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
图 4 资质授权程序
上飞公司编制了一套指南文件和相应的表单,明确了人员在授权前必须以理论评估和实操评估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核。针对已授权的人员并不是“一次授权、终身有效”。为确保人员授权的适宜性,公司对工作中出现质量偏差的或者有其他重大失误的一类群体,处以印章吊销或印章暂扣,收回他们的工作权限,直到完成回炉培训再次通过资质评估具备上岗能力才能再次授权。
图5 印章资质动态管理流程图
上飞公司借鉴海外各航空制造公司先进经验,致力于推动数字化管控,探索搭建了商飞制造运营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信息化刷卡实现岗位与资质高效匹配,满足岗位与授权的对应关系。
图6 商飞制造运营系统MOM
通过运行管理新模式,上飞公司在人员素质提升、产品实物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提高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人为因素每千工时故障数达到历史最低水平,单机故障拒收数量持续下降。从2020年到2021年,某商用飞机单机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降低19.6%,下降率超过10%的年度目标值。
图7 某商用飞机单机故障拒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