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ERMATIN CENTER

本栏目导航
首页 > 上海工业信息

上海工业信息 2020年第80期

【字号    】 收藏

【 发布日期:2020-10-27】

六部门:支持民企改革发展转型升级


  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六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加快改革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从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完善资源要素保障、着力解决融资难等方面提出38条具体举措,旨在进一步推动相关支持政策加快落地见效,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进一步为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带动扩大就业。

  《实施意见》指出,继续推进减税降费,进一步降低用能用网成本,深入推进物流降成本,以切实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中小企业,依法核准其延期缴纳税款申请。对小微企业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工会经费,实行全额返还支持政策。持续推进将除高耗能以外的大工业和一般工商业电价全年降低5%。依法规范港口、班轮、铁路、机场等经营服务性收费。

  《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增加普惠型科技创新投入,促进民企数字化转型。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对民营企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工作。

  《实施意见》还明确,进一步放宽民营企业市场准入,推动油气基础设施向企业公平开放,进一步放开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领域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


工信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正式发布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下称“路线图2.0”)近日正式发布。

  技术路线图2.0进一步研究确认了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客观评估了技术路线图1.0发布以来的技术进展和短板弱项,深入分析了新时代赋予汽车产业的新使命、新需求,进一步全面描绘了汽车产品品质不断提高、核心环节安全可控、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新型产业生态构建完成、汽车强国战略目标全面实现的产业发展愿景,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六大目标,即我国汽车产业碳排放将于2028年先于国家碳减排承诺提前达峰,至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下降20%以上;新能源汽车将逐渐成为主流产品,汽车产业基本实现电动化转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产品大规模应用;关键核心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协同高效、安全可控的产业链;建立汽车智慧出行体系,形成汽车、交通、能源、城市深度融合生态;技术创新体系基本成熟,具备引领全球的原始创新能力。科学规划了“1+9”的技术路线图,即总体技术路线图和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智能制造与关键装备、汽车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驱动总成系统、充电基础设施、汽车轻量化9个细分领域技术路线图。 

  近年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围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开展了大量的系统性研究,出版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及其系列年度评估报告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旨在为政府、产业界、科研界提供决策支撑和参考。下一步,在部装备工业一司的指导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组织相关专家对技术路线图进行深入解读并开展专题培训。


国家统计局:2020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4%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0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3665.0亿元,同比下降2.4%,降幅比1-8月份收窄2.0个百分点。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303.1亿元,同比下降14.3%;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0681.1亿元,下降3.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443.0亿元,增长2.6%;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748.3亿元,下降0.5%。

  1-9月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2674.3亿元,同比下降37.2%;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7060.2亿元,增长1.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3930.5亿元,增长2.6%。

  1-9月份,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1个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加,20个行业减少。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2.3%,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6.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5.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0.7%,纺织业增长4.8%,汽车制造业增长3.0%,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2.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70.2%,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下降66.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0.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8.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7.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3%。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4.23万亿元,同比下降1.5%;发生营业成本62.53万亿元,下降1.4%;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88%,同比降低0.06个百分点。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23.68万亿元,同比增长6.7%;负债合计70.11万亿元,增长6.6%;所有者权益合计53.57万亿元,增长6.8%;资产负债率为56.7%,同比持平。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16.24万亿元,同比增长14.3%;产成品存货4.53万亿元,增长8.2%。

  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4.24元,同比增加0.07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94元,同比增加0.15元。

  9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82.9元,同比减少6.8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36.9万元,同比增加2.8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8.9天,同比增加1.7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54.6天,同比增加7.1天。

  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464.3亿元,同比增长10.1%,增速比8月份回落9.0个百分点。


《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发布


  在202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发布的一份白皮书显示,2019年数字经济规模美国排名第一,中国居第二位。这份《全球数字经济新图景(2020年)——大变局下的可持续发展新动能》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这是信通院第四次发布该报告。

  受数据可得性限制,报告测算了47个经济体的数字经济发展状况。报告显示,2019年,这47个经济体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同比名义增长5.4%,高于同期全球GDP名义增速3.1个百分点。

  从数字经济规模看,美国走在世界前列,2019年达13.1万亿美元。中国居第二,规模为5.2万亿美元。德国、日本、英国居第三至第五位。排名前五的国家数字经济规模占47个经济体数字经济总量的78.1%。

  2019年,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排名前三,占比分别为63.4%、62.3%、61%。2019年中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为36.2%。但中国数字经济增长较快,2019年同比增长15.6%。

  2019年,全球服务业、工业、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39.4%、23.5%、7.5%。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表示,数字经济“逆势上扬”,发展数字经济是各国推动经济尽快复苏的关键举措,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潜力所在。

  1. 主办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邮编:200125 电话:231111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点

  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号:31011502003506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