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三章 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二、重点行业

【字号    】 收藏

【 发布日期:2011-06-14】

    《上海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化行动方案》明确要求聚焦集成电路、通信和网络设备、新型显示等发展重点。上海汽车电子经过多年的综合发展,已经成为引领国内汽车电子产业快速发展的标杆。因此,2009 年上海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重点行业主要包括集成电路、通信制造业、汽车电子和新型显示。
(一)集成电路
    2009 年上海集成电路业呈“先低后高”的整体走势:第一季度产业销售额下降,销售收入与2008 年同期相比下跌30%,后三季度的产业销售额逐季上升,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到第四季度已基本恢复到正常发展状况。据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SICA)统计,2009 年上海IC 产业实现销售收入402.38 亿元,比2008 年减少12.0%,占同期全国IC 产业销售额的38.7%,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2.6%。在2009 年全国十大IC 及分立器件制造企业排名中,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虹NEC 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和台积电(中国)有限公司等榜上有名。
    设计业是IC 产业链中最具活力和成长性的领域。据SICA 对上海100 家主要IC 设计企业的统计,2009 年实现销售收入64.09 亿元,比上年增长46.1%,占上海IC 产业总销售额的16.0%,占全国IC 设计业总销售收入的25% 左右。
    集成电路业创新成果显著。2009 年上海IC 芯片制造业的大生产主流技术已提升到0.18~0.15 微米。先进的生产技术进入90 纳米领域,65 纳米工艺技术开发成功,45 纳米的晶圆已经出样。除数字电路和混合信号电路工艺之外,模拟电路工艺,诸如高压BiCMOS 和700V BCD 等,发展得也很快,已广泛用于高压器件和功率IC 制造。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国内唯一的汽车电子芯片制造平台。2009 年在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推动下,华虹集团的0.18/0.13 微米SiGe BiCMOS 成套工艺、0.25/0.18微米通用BCD 产品工艺和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的0.13/0.09 微米嵌入式自对准分栅闪存产品工艺的开发都取得重大进展。
    上海正在运营的芯片生产线共有14 条。其中,12 英寸生产线1 条、8 英寸生产线8 条、6 英寸生产线3 条、5 英寸和4 英寸生产线各1 条。还有1 条专为制作CMOS 图像传感器(CIS)的芯载彩色滤膜加工生产线和1 条太阳能电池晶片生产线。

(二)通信制造业
    通信制造业是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包括网络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光通信设备、通信终端、通信配套元器件等门类齐全的通信制造产业架构。2009 年,上海通信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17.97 亿元,销售收入624.67 亿元,利润总额16.5 亿元。生产手机315.75 万部,程控交换机387 万线,移动通信基站198.76 万信道。
    上海在3G 的TD-SCDMA 技术领域全国领先。在网络设备市场的企业有:上海贝尔、大唐移动等;芯片开发企业有:联芯、展讯、锐迪科等;终端设计的企业有:上海闻泰、晨讯、龙旗等;网络规划企业有:百林通信等;测试仪器企业有创远等。这些都是掌握关键技术的核心企业,有强大的竞争力,产业各环节间具有互补协作性。上海已成为国内TD 技术最重要的产业基地,自主研发、自有知识产权的TD-SCDMA 数据卡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广电行业正式启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络(NGB)。上海率先响应科技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部局合作协议,积极开展50 万户的NGB 试点建设。NGB 拥有巨大的市场,以全国1.6亿户有线电视用户测算,完成全国范围NGB 网络的建设需投入资金约3 500 亿元,其中在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设备方面的投入约2 800 亿元。

(三)汽车电子
    上海市加强汽车电子领域产业链体系建设,推动汽车电子芯片制造平台建设。上海海尔集成电路的MCU 产品已开始在科博达公司HID 电子镇流器以及荣乐公司汽车空调控制器等产品中试用;上海海尔集成电路、源赋创盈公司的汽车电子芯片制造全部本土化,实现设计和制造的互动。根据产业发展情况,上海重点支持安全气囊系统、胎压监测系统、HID 电子镇流器、车身电子控制模块、倒车雷达控制芯片等一批自主创新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这些产品现在均已实现在整车中(前装和后装)的产业化应用。帮助上海先进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其在汽车电子芯片代工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建设国内首个汽车电子芯片专业制造平台,提升上海汽车电子芯片制造水平,带动产业链发展。
    上海共有汽车电子企业180 余家,几乎涵盖所有汽车电子门类产品的研发、制造及应用领域,并有汽车与汽车电子跨国公司的亚洲总部、技术中心或研究机构16 家,上汽集团技术中心、同济、交大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技术中心8 家,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上海汽车电子工程中心等省市级技术中心10 家。上海汽车电子企业年销售规模超10 亿约30 家,其中大部分是全球跨国公司在上海建立的合资或独资企业。
    上海实业交通电器有限公司、上海信耀电子有限公司、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沪工汽车有限公司、联创电子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航天汽车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科博达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德科电子仪表有限公司、上海航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电驱动有限公司、上海瑞华(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德朗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本土汽车电子企业形成上海汽车电子自主技术产业化的主体骨干,在业内有重要影响。
    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组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汽车电子工程中心”、“国家汽车检测中心” 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和质检部门,发挥上海产、学、研、用的整体技术优势,助推上海汽车电子自主技术产业化向国际先进水平持续发展。
    国际十大汽车电子厂商如德国大陆、德国博世、日本电装、美国德尔福、美国伟世通、法国法雷奥、美国天合、现代莫比克以及德国海拉、日本小糸、日本高田、霍尼韦尔、里尔公司、飞思卡尔等跨国公司均在上海建立了合资企业或研发中心,在汽车电子中高端零部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大大带动了上海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

(四)新型显示
    上海新型显示业已初步形成产业基础、技术和人才集聚效应、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较完善的从研发到产业化的创新体系,集聚了一批国内有影响的骨干企业。
    上海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的微型LCOS 激光投影光机和整机设备,实现了小批量销售;上海力保科技有限公司利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清投影显示光机技术生产的拼接墙等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中芯国际具备LCOS 芯片流片能力;上海现代超精密制造工程中心设计制造出自由曲面镜等光学镜头样品;上海现代超精密制造工程中心具备菲涅尔屏研发设计能力;上海新产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具备激光器研发能力。
    2009 年上海PDP 产量77.9 万台,占全国PDP 产量的40.7%。上海PDP 产业主要由上海松下的PDP 面板业务和PDP 电视机组成。上海松下目前50 英寸PDP 生产线改造项目基本完成,增加了PDP 整机生产能力,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2009 年上海LED 产业基本建立起较完整的产业链,并在前端LED 外延、芯片与后端应用产品上具有优势。LED 前端的产业化基础较好,有蓝宝、蓝光等多家外延和芯片企业。后端应用方面,三思LED 显示屏、小糸车灯、亚明景观照明等产品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由于上海LED 产业在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具备优势,较多国际领先的LED知名厂商如飞利浦、GE、达科等将总部和研发中心落户上海。

  1. 主办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邮编:200125 电话:231111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点

  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号:31011502003506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

读屏专用
声音开关
语速
阅读方式
配色
放大
缩小
鼠标样式
十字线
大字幕
快捷方式
重置
固定
说明
退出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