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INFOERMATIN CENTER

本栏目导航
首页 > 最新消息

AI赋能,打造职工创新工作室新范式——上海市“AI+(联合)创新工作室”命名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字号    】 收藏

【 发布日期:2023-11-20】

        11月16日,上海市“AI+(联合)创新工作室”命名暨工作推进会召开,市总工会副主席桂晓燕,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副书记、市经济信息化系统工会主任张义出席会议。

640-1.jpeg

        推进会上,为首批获得命名的“AI+(联合)创新工作室”进行了授牌。

640-3.jpeg

        输电线路智慧运维AI+联合创新工作室、智慧电厂AI+联合创新工作室、精准医疗AI+创新工作室、上汽智造AI+联合创新工作室、航天智能检测AI+联合创新工作室等5家工作室代表作了交流发言。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桂晓燕在讲话中指出,市经济信息化系统工会率先抢抓“新赛道”,首创性建立“AI+(联合)创新工作室”新模式,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职工创新工作室赋能,这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又是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必将为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注入新动能、带来新活力。要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研究制定一套普适性的“AI+联合创新工作室”评价机制和管理办法,为新时期全市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的拓展深化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要进一步加大协同创新。推动一批创新成果落地,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培育创新人才。选树一批AI与传统技术融合创新的优秀人才,特别是数字化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她希望,各级工会组织要做好服务保障,继续为职工创新创造搭建平台,激发职工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要加大宣传展示AI赋能的创新成果、优秀案例,讲好职工创新故事,营造“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良好氛围。

640-5.jpeg

        张义对“AI+(联合)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进行了总结,对下一步继续推进工作提出了要求,他指出,一是要充分认识推进“AI+(联合)创新工作室” 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AI+(联合)创新工作室”是对现有创新工作室类型和形式的拓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不仅能提高产业发展的效率,更可以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也必将推动产业实现创新式发展。二是要聚焦创新核爆点,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AI+(联合)创新工作室”的关键是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和短板,解决自身获取知识这个难点,要进一步推动建立“AI+(联合)创新工作室”数字互联管理平台、知识图谱系统等,通过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促进创新工作室寻找到创新核爆点。三是要聚焦联合、融合,不断为技术赋能搭建新平台。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建设国家重大项目的产业优势和民营企业新兴技术灵活多样的技术优势,在国企提供应用场景,民企提供技术支持的新格局下,双方优势互补,加强联合,不断推动科研攻关、技术创新。要进一步鼓励龙头企业基于“AI+(联合)创新工作室”建设,打造数字化人才实训基地,培育高质量的数字技术复合型人才。最后,他希望各级工会组织加快“AI+(联合)创新工作室”的建立和推广,更好地把联合的方法、赋能的经验、创新的机制,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进行传递,从而激发广大职工群众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推动建设一支宏大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

        会后,桂晓燕、张义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陈春霖,市工业互联网协会会长张锡平共同为输电线路智慧运维AI+联合创新工作室揭牌,并实地走访调研工作室运行情况。

640-8.jpeg

640-15.jpeg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等技术的加速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突破,给产业发展进步带来了新动能,为进一步引导不同企业、行业创新工作室跳出传统思维定式,运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创新、重构、融合、集成等能力,更好地发挥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集智创新、协同攻关、传承技能、培育精神作用,市经济信息化系统工会联合市工业互联网协会共同组织开展了“AI+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启动以来,报名踊跃,覆盖广泛,经过多轮专家评审,22家“AI+创新工作室”获得命名和授牌。

        市总工会相关职能部门同志,市经济信息化委智能制造推进处、重大装备产业处、人工智能发展处等负责同志,市经信系统部分单位工会主席、首批获得命名的“AI+创新工作室”负责人,市工业互联网协会等负责人参加工作推进会。

640-2.png


相关文章

  1. 主办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邮编:200125 电话:231111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点

  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号:31011502003506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