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公开

GOVERMENT INFORMATION

本栏目导航
首页 > 专项规划

关于印发《上海市IPv6流量提升和应用创新三年专项 行动计划(2022-2024年)》的通知

【字号    】 收藏

【 发布日期:2022-07-05】

各区人民政府、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行动计划》和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工作的通知》(中网办发文〔2021〕15号)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IPv6流量提升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信部联通信〔2021〕84号)任务要求,市经济信息化委会同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研究制定了《上海市IPv6流量提升和应用创新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4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 

2022年6月14日

 

 

 

 

 

 

上海市IPv6流量提升和应用创新三年专项行动计划(2022-2024年)

 

为促进上海市IPv6流量持续提升,应用创新不断发展,加速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演进升级,制定本专项行动计划。

一、总体考虑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紧抓全球互联网演进升级的重要机遇,以IPv6流量提升和应用创新为主要目标,全面提高IPv6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终端支持能力、应用融合能力和关键技术研发能力,建立健全IPv6标准规范体系,同步保障网络安全,推动IPv6赋能上海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顶层设计、统筹布局。聚焦重点环节,着力提升IPv6流量占比,强化互联网应用需求拉动作用,实现网络、技术、应用、产业协同推进。

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加强政策指引和产业扶持,优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发展、应用融合。大力推进IPv6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充分发掘IPv6技术潜能和应用优势,创新IPv6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大幅提升IPv6在各行各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

保障安全、协调推进。坚持应用发展与安全保障并举,持续推动IPv6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同步推进网络安全系统规划、建设、运行,保障互联网安全可靠、平滑演进。

(三)主要目标

到2024年末,网络承载能力显著增强,产业应用发展良好、安全体系健全完善、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下一代互联网自主技术体系和产业生态,实现下一代互联网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发展格局。

——网络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网络基础设施全面完成IPv6改造,内容分发网络IPv6应用加速性能、云服务IPv6业务承载能力、数据中心IPv6覆盖范围与IPv4趋同。IPv6网络平均丢包率、时延、连接建立成功率、页面加载时间、视频播放卡顿率等关键性能指标与IPv4基本一致。

——应用创新生态更具活力。IPv6活跃用户占比互联网用户超过70%,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50%,城域网络IPv6流量占比超过15%,重点网站及主流商业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均达到100%,IPv6浓度分别超过90%和70%,部署至少5个“IPv6+”创新应用项目。持续推动用户数量多、影响力大的网站、桌面客户端及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规模部署,基于IPv6的特色应用创新实现深度融合,并推进网络、终端协同发展,促进IPv6创新生态更具活力。

——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IPv6网络安全防护水平显著提升,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快速处置、侦查打击能力明显增强。基础电信企业、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企业全面建立针对IPv6的网络安全定级备案、风险评估等保障体系。IPv6安全产品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增强。支持关键技术创新,推动核心设备与系统研发,形成一套IPv6技术地方标准体系,并努力推向全国。加强IPv6应用相关产业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大对网络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至少1个IPv6技术创新应用基地。

IPv6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指标

2024

主要负责部门

1

IPv6活跃用户占比

70%

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等

2

移动网络IPv6流量占比

50%

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等

3

城域网络IPv6流量占比

15%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委网信办等

4

重点单位网站IPv6支持率

100%

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各行业主管部门等

5

重点网站IPv6浓度

90%

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各行业主管部门等

6

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率

100%

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等

7

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浓度

70%

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等

8

“IPv6+”创新应用项目数量(个)

5

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科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国资委、市市场监管局等

二、主要任务

(一)强化基础设施承载能力

1.推动“双千兆”网络、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等新建网络设施同步部署IPv6,推动SRv6商用试点部署。推动上海市互联网骨干网直连点升级扩容,优化互联网、广电网骨干网络IPv6的互联互通,不断提升IPv6网间通信质量。加强移动物联网IPv6改造,推动物联网终端分配IPv6地址占比提升。2024年底,IPv6网络关键性能指标和服务指标与互联网协议第四版(IPv4)网络趋同。市通信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

2.深入推进主要内容分发网络、数据中心、云服务平台、域名解析系统IPv6改造。确保新建数据中心和新上线云产品全面支持IPv6。引导存量数据中心机房完成IPv6改造并加快IPv6业务开通流程。持续推动域名解析服务运营企业提高IPv6域名解析能力。2024年底,内容分发网络IPv6应用加速性能、云服务IPv6业务承载能力、数据中心IPv6覆盖范围、IPv6域名解析性能与IPv4趋同。(市通信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网信办)

3.推动广电传输网、有线电视接入网、宽带数据网支持IPv6。督促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进行IPv4/IPv6双栈改造,支持基于IPv6的调度和点播业务,提高宽带接入网络IPv6服务能力,推动广电网络业务系统和平台的IPv6端到端贯通。(市文化旅游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委网信办、上海广播电视台)

4.推动电信运营商全面为入网用户提供IPv6地址。引导用户开展老旧设备终端换新升级,推进在网家庭、楼宇、企业等场所的网关IPv6支持率持续提升,无线路由器IPv6支持率显著提升。(市通信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网信办、市市场监管局、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

(二)创新IPv6应用融合发展

5.深入推进政务、金融、工业、医疗、教育等重点领域门户网站、分支机构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相关网络安全防护体系IPv6升级改造,提升IPv6支持率和应用浓度。推进“IPv6+”在政务领域创新应用,推动政务上云,打通多部门数据共享,打造业务一站办理的政务网络,推动政务网络多网融合,形成政务一张网;推进“IPv6+”在金融领域创新应用;推进“IPv6+”在工业领域创新应用,推动工业企业OT、IT深度融合,打造低成本多用途的工业互联网络;推进“IPv6+”在医疗领域创新应用,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急救、远程手术等多业务融合的智慧化医疗网络建设;推进“IPv6+”在教育系统创新应用,鼓励开展基于“IPv6+”的科研活动。(市政府办公厅、市大数据中心、各区政府及相关部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上海银保监局、上海证监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

6.加快本市媒体行业、主流商业网站及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深度改造和浓度提升。强化IPv6在全媒体传播体系的融合应用,支持引导“IPv6+”与8K超高清转播、VR/AR全景直播等技术在新闻媒体报道、重大赛事转播、新型传播平台等方面融合应用。探索“IPv6+”在云网融合方面应用。推进数据上云,提升云间网络链路利用率。(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文化旅游局)

7.完善智慧家庭IPv6产业生态。主要智慧家庭相关企业加快智能家居系统平台、设备产品、应用等IPv6改造,提升IPv6支持能力,打造智慧家庭IPv6产业生态。相关企业机构等加快建设完善智慧家庭综合标准体系,明确IPv6支持要求。鼓励开展智慧家庭典型业务场景IPv6试点示范。(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房屋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

8.选树标杆企业,开展IPv6标杆企业评选活动。探索建立IPv6创新应用示范区,鼓励企业开展“IPv6+”应用创新,开展典型特色应用评价评估,对应用效果好,可复制性强的案例在相关行业中推广。(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各区政府)

(三)加强关键技术研发

9.开展IPv6单栈应用方案的测试验证及现网试点部署。加强支持“IPv6+”创新技术的现网试点,包括:SRv6、网络切片、新型组播、随流检测等,重点研究在垂直行业应用场景下对差异化服务质量的保证。(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科委、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

10.构建IPv6及“IPv6+”标准体系,推进IPv6及“IPv6+”应用成果标准化,协同推进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的制定。(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

11.开展“IPv6+”相关产品研发与产业化,包括:终端、网络设备、云服务等,推进芯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基础研发能力的提升,加快形成基于IPv6的完整产业链,培养和支持本土企业健康发展。(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网信办、市通信管理局、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

12.依托“IPv6+”联合创新中心,推进IPv6及“IPv6+”技术在5G网络、物联网、车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基础设施的研究和部署,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不断展现IPv6技术优势。(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东方有线)

(四)强化安全保障能力

13.推动网络安全企业主动布局IPv6安全产品服务,加快IPv6安全实践研发推广,提高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快速处置、侦查打击能力,支持IPv6环境下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安全技术、管理及机制研究和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的应用创新研究。(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

14.鼓励构建IPv6安全产品孵化平台和测试环境,强化IPv6安全产品应用性能验证。督促企业结合自身网络和业务场景的IPv6安全需求,加快IPv6安全产品和服务部署应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

15.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和重点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企业建立僵木蠕、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监测处置系统和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以及针对IPv6相关信息系统和网络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定级备案、风险评估等保障体系,增强IPv6配套改造工作的安全技术手段。(市通信管理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公安局)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同工作机制

16.强化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加强部门、行业、区域间合作,扎实推进落实IPv6流量提升和应用创新重点任务。(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科委、市财政局、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国资委、市文化旅游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政府等协调推进)

17.成立我市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专家委员会,加大对IPv6基础性、前瞻性、创新性研究力度,推动IPv6创新应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

(二)完善政策保障

18.统筹用好现有各类专项资金,用于支持IPv6产品研发、应用监测、技术储备,针对创新引领明显、带动面广、社会效益大的重大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服务项目。(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科委、市委网信办、市财政局)

19.加快IPv6相关人才培养,建立IPv6专业资质人才认证体系,制定IPv6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重点支持具备IPv6专业资质人才参与的信息化建设项目。(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

20.持续开展IPv6网络监测及改造进程监督检查,定期对重点单位网站、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IPv6支持情况和浓度进行通报,督促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进度滞后的单位加快改造进程。(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21.对IPv6及“IPv6+”改造和应用项目进行分阶段评估,就改造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盲点问题,形成典型案例库,联合专业研究机构、高校、运营商、服务商等共同研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形成解决方案库。(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市经济信息化委)

(三)加强宣传推广

22.组织开展IPv6规模部署优秀案例征集、IPv6应用创新大赛等活动,交流推广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基础设施、互联网商业应用、终端产品支持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做法,激发市场主体IPv6应用创新活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模式。(市委网信办、市经济信息化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各区政府)

23.积极开展IPv6部署及应用交流合作,开展IPv6交流论坛、峰会、研讨会,加大IPv6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认知度和感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的良好氛围。(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通信管理局、市国资委、各区政府)

 


相关文章

  1. 主办单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邮编:200125 电话:23111111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9:00~18:00点

  2. 沪ICP备2021016245号-2

    沪公网安备号:31011502003506

    政府网站标识码:3100000104